2009年2月1日 星期日

五十九期短期出家

日期:2007年7月17日~23日
地點:高雄佛光山

第五十八期短期出家適合18~35歲的年輕人,時間是7/9~15 。
第五十九期短期出家則是35~65歲的中老年人,時間是7/17~23。
原本是要參加五十八期的,但是時間跟兒夏及領導人講習會撞期。
如此如此、這般這般,我只好參加第五十九期的短期出家。

現在想回起來真慶幸我有參加前面兩個活動,
因為第五十八期大多為年輕人,年輕嘛...
很多地方都比第五十九期還要嚴格許多。
我們住雲居樓,有空調、專門的浴室、舒適的彈簧床。
上一期的住男眾學院,沒空調、是澡堂、是硬梆梆的木板床。

報到時第一件事,剃度!
一堆人排排站,看著師父們拿著一把刮鬍刀。
刷刷刷,瞬間除去了我們的三千煩惱。

還好以前國高中六年都是三分頭,我早就習慣短髮了。
光頭應該也沒什麼吧(._.?)

就在頭頂光光的瞬間,我好像有種解脫的感覺...
難道禿頭們也是天天這麼爽快嗎?(開玩笑的,別打我)

小光頭


短期出家就如同字面上的意思,在這段時間內你就是一位出家人。
你有看過哪個出家人是隨隨便便的?
更何況我們是頂著光頭、穿著海青、搭著縵衣、踏著羅漢鞋。
第一次來佛光山的人們,要是看到我們這副德性,
那豈不是會使他人對出家人產生不必要的誤會。
師父們要求我們要行如風,坐如松。
走路就專心走路,不能被旁邊的事物轉移注意力而東張西望。
不能給人輕浮的感覺,而是要給人一種穩重的感覺。
因此走路時也要維持一定的速度跟姿勢。
坐下來時腰桿要打直,不能靠在椅背上。
吃飯時,是以碗就口而不是以口就碗,手肘不能靠在桌上。
這些都是很基本的要求。

一開始,真的非常不習慣。
穿著有點硬的羅漢襪跟一走就會痛的羅漢鞋,
再加上離地不到一公分長的海青...
尤其是上下樓梯時,真的差點沒摔死人阿( ̄□ ̄)a
看著師父們卻是如此的怡然自得,我也更加努力的調適。

當個出家人,每天的早晚課必然是少不了,除了唸經之外還有上課及打掃。
到最後幾天時,開始了所謂的過午不食。

《毘尼三昧經》云:「瓶沙王問佛,何故佛日中食?佛言:早起諸天食,日午三世諸佛食,日西畜牲食,日暮鬼神食。」

對於身體健康的出家人,佛子皆應持不非時食戒,但對於那些體弱多病的人,無法做到日中一食,必須少食多餐者,允許為其開方便。

如《五分律》云:「時諸比丘,服吐下藥,不及時食,腹中空悶,醫教令食。諸比丘問佛,佛聽以囊盛穀,煮汁令服,不能得瘥;佛聽以囊盛米,煮汁服之,稍有起色,但不能愈,佛乃慈聽,以米煮粥,畫不成字,令屏處服之,病癒即懺悔。」

故古人稱晚食為藥石,意即藥石能治療臟腑內科病及眾生饑餓。
晚食對佛子身體有益處,但當身體康健之後,則不應再午後進食。

總而言之,就是中餐過後不能吃東西。
俗話說得好: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。
中餐時能塞就盡量塞阿(~^O^~)
結果到晚上時,照樣會餓...
幸虧這是老人團。
為了體諒我們,晚餐時有提供流質給我們飲用。

這真的是一次不錯的體驗,出家人不是說想當就可以當的。
出家人並不是拋棄所有事物,一個人進入深山閉關修行不問世事。
應該是思考如何弘法布教、普渡眾生,令更多人能脫離六道輪迴。
我現在看到出家人心中一股敬意不禁地油然而生。

我們這一家


真正的修行其實就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中。

有很多東西是無法訴諸於文字的,更何況我國文也不怎麼樣。

最後,誠心希望有緣的大眾可以去參加短期出家體驗看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