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如同高中的數學老師常常說:「對事不對人。」
服務業不就如同字面上的意思,以服務為業的工作嗎?
當客人有所求時,不是應該盡力而為嗎?
當然這是在客人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前提下。
今天一位修腳踏車的業者遇到了一位腳踏車輪胎沒氣的客人,客人希望能打個氣應該不算過份吧?當鏈條沒油開始生鏽,要求上點油也是挺合理的吧?亦或是檔泥板歪掉需要固定,這也不會太困難吧?
然而得到的回答卻是:明明還有氣,這樣不需要打氣、這樣的油還夠用,不需要上油、檔泥板歪掉就壞了,沒辦法修。
或許老闆是幹這行已經好幾年的老手,但這樣就表示老闆說的話就一定對嗎?
客人好歹也騎腳踏車騎了十五年有了,騎起來輪胎就已經扁了,業者卻睜眼說瞎話?
鏈條上的油很明顯的已經不夠而且開始生鏽,業者就一定要等到油都乾了鏽都滿了才願意上油?
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呢?一定要等到餓了才吃?渴了才喝?要用錢時才賺?病入膏肓時才看病?
檔泥板明明用幾根鐵絲就可以固定,卻要說歪掉就壞了沒辦法修?
服務業不就是要服務的令客人滿意嗎?
或許是因為該業者是學校內唯一的腳踏車店,就是咬定了這塊大餅不放,但是這塊大餅總有一天會吃完的,也許到時候學校內就沒有人願意光顧了吧?
現在的人們似乎都把權威當作真相且不容質疑,然而真正的真相卻沒有人願意相信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